-
讣告叶春生教授逝世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退休教师叶春生教授,因病于2023年11月26日9时15分在广州去世,享年84岁。 叶春生,男,汉族,广西灵山人,1939年10月出生于云南省河口县。1973年8月加入。1959年9月至1964年7月,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64年9月至1967年7月,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研究生班,师从钟敬文先生。1968年10月至1978年4月,在广东信宜县委办公室工作...
-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摘 要:“苗图”作为本土的民族志图像,既有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的想象传统,也有“他者的图像”所隐含的套式、偏见和意识形态。“苗图”中耕织图像的非写实性主要表现为技术描绘的知识错误,以及图像的模件化创作特征。在“苗图”图像主题的选择性、变动性呈现过程中,耕织图像成为表征各民族“文化涵化”进程的标签,桂馥将“苗蛮”群体绘入以《耕织图》为粉本的江南生活图景,则象征着贵州族类彻底向化的愿景...
-
董晓萍跨文化的天鹅敦煌学与中国故事学
8月27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董晓萍教授的“跨文化民俗学”系列讲座第一讲《跨文化的“天鹅(swan maiden tale)”敦煌学与中国故事学》在北师大主楼B700A励耘报告厅举行。讲座由金丝燕教授主持,汪德迈先生和白乐桑教授到场聆听。 董晓萍教授首先介绍了法国汉学、日本研究与中国民俗学的“世纪相遇”。她指出,法国汉学有三大传统:从东亚国家考古开始,形成的东方学研究传统...
-
维纳德 苗千如果一个人完全抛弃人文学科会怎样
2017年8月6日,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和世界人文大会基金会共同在比利时列日举办了首届世界人文大会,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全球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与责任”。这次会议本身似乎正是全球人文学科研究陷入低谷,人文精神逐渐被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所疏远的一个标志。 在开幕式上,本次会议的特邀嘉宾之一,列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古埃及学家让·维纳德(Jean...
-
笔谈民间叙事的多样性
【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继刊发第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学术讨论会的消息后,又推出了由以下论文摘要组成的学术专版(2004年10月19日):童话的生产——对格林兄弟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户晓辉);“传统指涉性”:民间叙事法则的发现(巴莫曲布嫫);故事研究的实验所得(施爱东);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杨利慧);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邹明华) 童话的生产──对格林兄弟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
程波涛论祝寿图像中民俗与文化的共生现象
摘要:作为一种历时久远的民俗艺术样式,祝寿图像自产生之初到在民俗生活中的应用和传承,皆非以纯粹审美对象而出现,就文化属性来看,它与特定的社会风俗内蕴密切相关。祝寿图像是国人长寿观和生命信仰的图像化记录,具有综合的文化价值,探讨该图像的文化意蕴,不仅是美术题材的问题,亦应探讨传统寿俗、生命信仰、福寿心理等文化根脉,这样更有助于深入认知隐含其中的文化共生现象。 关键词:祝寿图像;生命信仰;民俗...
-
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
摘 要:柳田国男的《传说论》被视为传说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然而,相对于当下学科论述中对于柳田国男传说定义的孤立引介,其以《传说论》为代表的传说研究实则内在于柳田国男关于民俗研究的整体设想之中。结合柳田国男关于“民间传承”与“民俗三分类”的论述,不论是对传说的体裁特征辨析,还是对传说与历史关系的讨论,抑或是“纪念物”“传说圈”等概念工具的提出,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始终以“信仰传承”为旨归...
-
祝鹏程2017民间文学研究年度报告
摘 要:2017年民间文学研究整体在基础理论、学术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民间传说故事等研究领域均有可观的成果,从中可见学者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反思精神的增强。同时,整体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民间文学学科转型过程中的典型问题,需要学界夯实基础、增强问题意识才能克服。 关键词:2017;民间文学;实践;反思 2017年度,民间文学研究继续推进...
-
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
曾几何时,中国艺术学研究总是将艺术从大众生活的具体时空中抽离出来,“坐而论道”随意剪裁,甚至甘做工具,而轻忽艺术的地方性、艺术与操持艺术的人之间的关系。至于那些弥散于日常生活,与地方民俗难以分割,却又不能含括于传统“艺术”概念的大量艺术活动,就更是难入法眼。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批学者,决然告别书斋内的对空玄谈,以实现人类学的文化“深描”相期许,在民俗学“千里不同风...
-
礼俗互动与近社会变迁三人谈
编者按:2013年10月20日,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重点项目礼与俗:近现代民间儒学传统与传承——以山东百村田野考察为中心为依托,由张士闪教授召集,山东大学举办田野中国·礼俗互动中的近社会变迁论坛。本期选刊的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和山东大学教授刘铁梁等作者的三篇文章,由山东大学2013级民俗学、民间文学专业硕士生根据论坛演讲录音整理成稿,并经过本人审阅。 赵世瑜...